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1986年、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11月-1993年3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4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2001年5月晋升为教授。<br> <br> 他先后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现代地球化学》、《地球化学与环境》,博士生的《地球化学进展》,本科生的《环境地球化学》、《专业英语》、《土壤与农业地球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指导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由基底和花岗岩类同位素初步再造扬子克拉通西缘微古陆》、《康定群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的再研究及大地构造意义》、《青海共和-花石峡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研究》、《西辽河、嫩江河漫滩沉积物的源区区域地壳形成与演化信息》;国土资源部九五重大基础项目三级课题:《联合月古陆时期重大地质事件与地球层圈相互作用系统中的地球化学研究》;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中 国 东 部 新 生 代 玄 武 岩 中 幔源 包 体的 稀 有 气 体 同 位 素 地 球 化 学》;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开放实验室项目《扬子克拉通西北缘四川广元碎屑沉积岩剖面的Sm-Nd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他在国际SCI刊物《Geochemical Journal》、《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及《地球科学》、《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地球化学》、《岩石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及30届国际地质大会、AUG西太平洋会议及IGCP430等国际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东天山、北秦岭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专著一部、合编教材一部。1998 ~1999年在日本大阪大学任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从事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2000年~2001年 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到日本大阪大学,研究日本北海道第三纪超镁铁质岩的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为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专家对学校“211工程”的稀有气体同位素实验室的筹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经历
-
-
-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研究实习员, 1986-11至1987-07
教育经历
-
-
-
东华理工大学
岩石矿物, 工学学士, 1979-09至1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