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国栋,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牡丹江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牡丹江师范学院首批唯一A类“拔尖博士”。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南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特约编委。
主要从事金属表面处理(微弧氧化和热处理扩渗)、光催化和电池等方面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672120)及省厅级项目十余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留学资助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和“Rare Metal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EI科研论文20余篇,近三年发表SCI论文7篇。出版论著2部。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及地厅级奖项8项(均第一),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指导教师身份,指导学生在“互联网 ”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挑战杯”、“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及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 。
主要工作经历:
2022.06至今 二级教授、佳木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2021.09至今 牡丹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2.09至今 牡丹江师范学院 应用材料研发中心主任)
2018.09-2021.09 牡丹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三级教授、化学硕士生导师
2014.06-2021.09 牡丹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三级教授、凝聚态物理硕士生导师
(2013.06-2016.06 牡丹江师范学院 申博更名办公室副主任)
(2012.02-2013.05 贵州省贵阳市科协副主席(挂职锻炼))
2009.09-2014.06 牡丹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凝聚态物理硕士生导师
2010.06-2012.08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10.11-2011.11 清华大学第24届博士后联谊会学术理事长)
(2010.04-2013.04 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工会主席)
(2009.12-2016.10 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
2006.09-2009.09 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
2001.09-2006.09 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系讲师
1996.07-2001.09 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系 助教
主要学习经历:
2003.09-2008.12 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并获取博士学位
2000.09-2003.06 黑龙江大学攻读并获取硕士学位
1992.09-1996.07 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系 本科
荣誉称号: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牡丹江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
社会兼职:
佳木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南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特约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金属表面处理(微弧氧化和盐浴热处理扩渗)、光催化、电化学及有机化工等
1 微弧氧化技术
微弧氧化(MAO)技术是近几年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项高新技术。通常是在铝、钛和镁等阀金属表面上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原位生长陶瓷膜。它能改善了金属表面的耐磨、耐蚀、耐压绝缘及抗高温冲击特性。微弧氧化技术具有原位生长、复杂形状工件易于加工、工艺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此研究方向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2120)一项,省和厅级项目多项。在此方向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2 金属表面热处理扩渗技术
金属表面热处理扩渗技术(TD)技术是通过熔盐中的金属原子和工件中的碳/氮原子的扩散和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原位形成成分均匀结构致密的碳/氮化物薄膜的处理方法。经TD法处理后,材料表面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蚀性能和抗拉伤性能。同时,TD法处理所获得的碳/氮化物薄膜与基体是原位生长的冶金结合,结合力非常好。在盐浴中处理,也发挥了复杂的零件易于加工的特点。再加上TD法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性强等优势,TD法处理技术在工业应用上有着极大的价值。将TD法与表面纳米化技术(SNC)相结合,先在金属基体表面实现纳米化,从而改善和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疲劳强度、抗蚀性和耐磨性)。然后将纳米化预处理后的钢再进行TD法处理,纳米化技术可通过表面机械研磨(SMAT)及喷丸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使反应温度由原来的1000℃左右降低到800℃以下,使反应容易进行,在此方向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3 空心微珠为载体的纳米光催化剂
随大气污染的加剧和现代建筑物内的化学装潢材料以及空调器使用的普及,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已不可忽视。由于空心微珠质量轻、化学稳定性良好和表⾯空隙多,光催化剂易负载于其上。虽然空⼼微珠本身并没有光催化效果,但当空⼼微珠作为负载体负载光催化剂之后,却可使光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提⾼,同时也解决了难于回收的问题。所带学生在2018年内地与港澳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竞赛中获金质奖。在此方向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科研论文(第一或通讯SCI/EI论文)
1.Guodong Hao, Qinzhi Lai, Hongzhang Zhang, Nanostructured Mn-based oxides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s for next generation Li-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1: 59: 547-571.(SCI)
2.J.L. Xu, J. Tang, J. Hu, J.L. Zhang, J.M. Luo*, G.D. Hao**, S.L. Han, X. Liu. Microstructure, degradation properties and cytocompatibility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s on the microwave sintered Ti-15Mg metal-metal composite.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21:11:1654-1664 (SCI)
3.N. C. Lü# , G. D Hao*#, and Y. T. Wang, WELDING-INDUCED ANGULAR DISTORTION OF A 6 MM-THICK 5A06 ALUMINUM ALLOY PLATE: A NUMERICAL SIMULATION, Strength of Materials, 2022:54(1):69-74.
4.Guodong Hao*, Daiyue Zhang, Liyan Lou and Longcheng Yin*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Ceramic Coatings on Titanium Alloy by Micro-arc Oxidation in Aluminate Solution,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22:32:401-406.
5.X.Gui# , G.D. Hao#, W. F. Ji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r, Ti-based anode materials for Li-ion batteries. Ioncis. 2020: 26:1081–1099. (SCI)
6.N. C. Lü#, G. D. Hao# and Y. T. Wang. WELDABLITY OF THE LAP JOINT BETWEEN A 5182 ALUMINUM ALLOY AND A DP1180 TWO-PHASE STEEL SHEET. Strength of Materials, 2020: 52(4):573-586.(SCI)
7. N. C. Lü*, M. H. Wang, G. D. Hao*, and Y. T. Wa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SIDUAL WELDING STRESSES AND DEFORMATION FOR A 5A06 ALUMINUM ALLOY PLATE. Strength of Materials, 2020: 52(4):532-538.(SCI)
8. G.D. Hao, X.L. Hao ,Z.F.Zhu,Phas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and element contents of micro-arc
oxidation ceramic coatings on Ti–6Al–4V alloy under different calcination conditions. Rare Metals. 2016: 35(11): 836-840. (SCI)
9.郝国栋,张金学,郝春丽.反应时间对硅酸盐体系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影响,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5, 44(6): 157-160. (SCI)
10. G. D. Hao, Z.G.Yang, X.X. Zheng et al. Influences of Argon Ambience on Phase Composi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Property of Ceramic Coatings on Ti Alloy by Micro-Arc Oxidatio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2: 512-515: 1078-1081. (EI)
11. G. D.Hao, H. Yuan, J Zhang.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Calcination Ambiences on Phase Composition, Morphologies of Ceramic Coatings on Ti–6Al–4V Alloy by Micro-Arc Oxidation.
Advance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412): 469- 472. (EI)
12.郝国栋, 李春彦, 郝春丽.双电极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制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 40(6): 466-468. (SCI)
13. G. D. Hao, N.W. Zhang ,T. Yun, et al.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calcinations ambience on Phas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ies of Ceramic Coatings on Ti Alloy by Micro-arc Oxidation. Advance Materials Research. 2010,(97-101): 1554-1557. (EI)
14. G. D.Hao, Y.L. Guo G. Liu, et 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s on Ti-6Al-4V Alloy by SurfaceNanocrystallization/Micro-Arc Oxidation. Advance Materials Research. 2010: (105-106): 67-69. (EI)
15.郝国栋,郭永良,王超宇等.微弧氧化陶瓷膜封孔后处理及抗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人工晶体学报,2009, 38(8): 339-341. (EI收录)
16.G. D. Hao, Y.L. G., X.M.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ceramic composite coatings on Ti-6Al-4V alloy by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micro-arc oxidatio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8, 368-372: 1322-1324. (EI)
17. G. D. Hao, Z. H. Jiang., Z. P. Yao, et al. Influence of Calcination Ambiences on phase composi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property of Ceramic Coatings on Ti-6Al-4V alloy by Micro-plasma Oxidatio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7, 336-338: 2481-2483. (EI)
18. G. D. Hao, Z. P. Yao, Z. H. Jiang. Salt spray corrosion test of micro-plasma oxidation ceramic coatings on Ti alloy. Rare Metals, 2007, 26 (6): 560-564.(SCI)
19. 郝国栋, 姜兆华, 姚忠平等. 焙烧气氛对Ti-6Al-4V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相组成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 36(2): 693-695. (SCI)
20. Fenfen Liang, Huifang Wang*, RuoqiYu, Chen Liu, YaliWang, LizhongBai, Chunli Hao and Godong Hao*, Recent progress in photoelectrocatalysis of g-C3N4 for water environment remediation,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Available online 29 October 2022.(SCI)
科研项目(已结项):
1.项目名称: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高温氧化机制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2120)112万(含学校配套50万)(主持)
2.项目名称: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制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07-36) 8万(含学校配套4万)(主持)
3.项目名称:微等离子体原位生长稀土掺杂二氧化钛膜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1055G055)4万(主持)
4.项目名称:微弧氧化陶瓷膜层高温氧化行为的研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11521575)5万(主持)
5.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msb200904)5万(主持)
6.项目名称:微等离子体氧化复合陶瓷膜层性能及机制研究
项目来源:牡丹江市科技攻关项目(G2012g0008)3万(主持)
7.牡丹江师范学院国家级重点创新预研项目(GY201001)4万(主持)
8.项目名称: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制备及高温氧化性能
项目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02)2万(主持)
9.项目名称:金属表面纳米化陶瓷膜层的制备及机制研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LBH-Q12004)2万 (主持)
10.牡丹江师范学院国家级课题培育项目(GP2017003)3万(主持)
11.项目名称:合金钢中马氏体-奥氏体相变的组织遗传机理与影响因素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1087)60万(第1参与人)
12.项目名称:低活化钢中界面特性对抗辐照性能的影响
项目来源:科技部ITER计划专项基金(No.2011GB108006)294万(第2参与人)
13.镁合金箱体防腐项目(与企业合作横向项目)(2011)20万(第1执行人)
14.哈工大国防重点预研项目(涉密)(2006)95万(第2参与人)
科研获奖(第一或独立):
1.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二等奖第一名(2014)
2.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三等奖独立获奖(2009)
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第一名(2009)
4.牡丹江科学技术二等奖独立获奖(2009)
5.牡丹江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名(2016)
6.牡丹江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第一名(2009)
7.牡丹江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第一名(2010)
8.牡丹江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第一名(2013)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一):
1.专利名称:一种低温液相扩渗提高钢表面耐蚀性的方法
专利号:ZL.2019 1 0541258.5
发明人:郝国栋 李聪 郝春丽 尹龙承 邵长斌
2.专利名称:一种双电极放电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抗高温氧化膜的方法
专利号:ZL.2020 1 1610242.4
发明人:郝国栋 郝春丽 罗丽妍 刘陶唐 韩驰
3.专利名称:空心微珠负载铈或氮掺杂氧化亚铜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202111324644.2
发明人:郝国栋 郝春丽 李春彦 岳广臣 丁琳 张兴
指导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部分获奖项目(第一指导教师):
1. 2018内地与港澳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竞赛中获金质奖
2. 2018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第六届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3. 2020第十四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总决赛三等奖
4. 2020第十四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省赛一等奖
5. 2020“建行杯”第六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银奖
6. 2020“建行杯”第六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铜奖
7. 2021“建行杯”第七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铜奖
8. 2021“建行杯”第七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
9. 2021“建行杯”第七届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铜奖
(依据教育厅校高涵[2021]155号文件,黑龙江教育厅认定,等同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0. 2021第十五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总决赛三等奖
11. 2021第十五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省赛一等奖
12. 2021第十五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省赛二等奖
13. 2021第十五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省赛三等奖
14. 2022“建行杯”第八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温鳞”项目
15. 2022“建行杯”第八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光洁士”项目
16. 2022“建行杯”第八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银奖“杰能”项目
17. 2022“建行杯”第八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银奖“舒容”项目
18. 2022“建行杯”第八届黑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铜奖“吉光”项目
19.2022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精创教育杯”创新创业竞赛区域赛一等奖“杰能”项目
20.2022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精创教育杯”创新创业竞赛区域赛二等“光洁士”项目
21.2022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精创教育杯”创新创业竞赛区域赛三等奖“温鳞”项目
22.2022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精创教育杯”创新创业竞赛区域赛三等奖“舒容”项目
23.2022 第十三届工商银行“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铜奖
24.2022“建行杯”第八届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温鳞”项目已入围
25.2022“建行杯”第八届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光洁士”项目已入围
(两项入围的国赛项目尚在进行中,至少是国赛铜奖)
26.2022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精创教育杯”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光洁士”项目
27.2022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精创教育杯”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杰能”项目
28.2022第十六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省赛一等奖 “光洁士”项目
29.2022第十六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省赛一等奖 “舒容”项目
30.2022第十六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黑龙江省赛一等奖 “温鳞”项目
31.第十三届工商银行“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省赛铜奖 “杰能”项目
近3年主要教学、科研学术及社会经济意义
一 教学
1.本科生教学获同行评定优秀。
2. 以第一指导教师身份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共获得“ican国际创业大赛”和“互联网 ”及“挑战杯”等省级以上比赛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依据教育厅黑校高涵[2021]155号文件,互联网 国赛铜奖等同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指导学生获得了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3项。
4.获得省级教改立项1项。
5.讲授本科生省重点专业课程,有机化学理论及实验,讲授研究生课程,金属表面陶瓷化技术和纳米光催化剂净化环境技术。注重教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授课效果好。
二 科研学术
1.完成国家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2120)及多项省级项目。
2.近三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
3.发明专利三项(第一申请人),技术先进,同行评审认可,均7个多月授权。
三 社会经济意义
所从事的各项研究,都直接体现了极强的应用性和先进性。在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的“微弧氧化项目”可广泛地应用于军用和民用,能为地方带来巨大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方向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将“TD技术”与表面纳米化技术(SNC)相结合纳米化技术可通过表面机械研磨(SMAT)及喷丸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使反应温度由原来的1000℃左右降低到800℃以下,使反应容易进行,在此方向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光洁士项目能有效地降解室内和大气中的污染物,在此方向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该项目参加互联网 大赛获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分别在牡丹江师范学院网站及牡丹江晨报和聚焦黑龙江等媒体报道,社会关注广泛。
曾任第24届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学术理事长。2012-2013年,挂职贵阳市科协副主席,挂职期间筹备组建贵阳市博士协会。博士后和挂职期间助力产研转化,服务地方经济。
2019年,根据科研和教学业绩,被牡丹江师范学院聘为首届唯一“拔尖博士”A类岗(年薪工资)。
工作经历
-
牡丹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1992至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