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男,1967年12月生,博士生导师,负责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在中心所招博士研究生的培养。1986-1993年获兰州大学化学系本科、硕士学位;1993-1996年, 广州暨南大学化学系,助教;1999年,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学博士。 从事基于自组装单分子层和半导体纳米粒子库仑岛的单电子隧穿现象研究; 1999-2001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从事贵金属金、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控制研究;2001-2003,7获德国马克思-普朗克Fellowship, 在Fritz-Haber-Institute,Berlin, 从事电化学三维微机械、微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导师: Gerhard Ertl 教授(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olf Schuster 博士。2003,8-2004,3日本爱知县科技财团共同研究员,在名古屋大学(Nagoya University)从事基于自组装单分子层的深紫外光刻研究,合作者:Osamu Takai 教授。2004,3受聘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担任副研究员。2010,3受聘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担任研究员。2005,6-2006,6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科学家,合作者:Denis Fichou教授,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从事自组装分子在单晶金属界面的分子电子学研究。2007,4-2007,6 日本文部省、日本九州大学先端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合作者:Masaharu Tsuji教授,从事利用微波法批量制备形状可控的贵金属金、银、钯、铂纳米颗粒及其核壳纳米颗粒的研究工作。曾获得中国真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近年来,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Applied Physics Letter,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Langmui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Surface Science,科学通报 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70余篇,文章总引用率达到800余次。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曾获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的资助。
研究领域:有机-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自组装;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纳米模板的制备(深紫外光刻,聚焦离子束和电子束刻蚀)及应用。
学术贡献:
(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自组装技术,创新性地构造出以半导体纳米粒子(CdS,PbS)为库仑岛,自组装分子单层和空气层为隧道结的不对称双隧道结结构,成功实现了室温单电子现象的观测,并获得了库仑台阶随结电容和电阻变化的规律。本工作获得1999年度中国真空协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2)在国内较早从事小尺寸金属(金,银等)纳米粒子的合成和自组织有序结构的研究。最近,在金属纳米导线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利用超短电脉冲,电位控制技术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反馈控制原理,将电化学反应控制在局域微区。在P型单晶硅上,蚀刻出三微微米乃至纳米硅结构。这一技术已获德国专利。
(4)利用深紫外光刻技术,在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的各种基底表面上构造出了各种有序的微、纳米级模板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将为有序模板在各个交叉领域的应用铺平道路
(5)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成功地观察到巯基萘酚分子在金(111)界面上组装行为的同分异构现象,这一研究获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评委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一研究清晰地揭示了巯基萘酚分子在金单晶界面的组装构像,为进一步分子电学特性的研究铺平了道路。本项研究成果作为高新技术类亮点文章,在科学院网站、中国材料学会网站上予以广泛报道。关于硫冠醚自组装单分子有序结构的研究工作也被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6)利用溶液化学方法,在金属锌微球表面,成功制备出超薄ZnO纳米线阵列。该项研究成果将被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关于ZnO/ZnS复杂结构的文章被发表在材料类一流杂志Advanced Materials上。
工作经历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和表征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2010-03至现在
-
-
日本九州大学
先端材料研究所, 客座教授, 2007-04至2007-06
-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
纳米界面表征实验室, 研究科学家, 2005-06至2006-06
-
日本名古屋大学
集成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科学家, 2003-08至2004-03
-
德国马谱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
物理化学部, 研究科学家, 2001-09至2003-07
-
-
暨南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教研室, 助教, 1993-07至1996-06
教育经历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物理化学, 博士, 1996-09至1999-07
-
兰州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 硕士, 1990-09至1993-07
-
兰州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 学士, 1986-09至19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