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海洋沉积学与古气候学,主要从事新生代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沉积学及古环境研究。
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工科基地班,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海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2011.2-2011.7和2016.9-2016.12以中科院“高级研究学者”身份分别在英国阿伯丁大学地质系和法国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合作交流。2013年和2017年被选拨为中方科学家代表(沉积学家)分别参加东海-日本海进行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 346“亚洲季风”航次和南海进行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8“南海张裂陆缘”航次。
近十多年积极参加一些大型科学合作计划,包括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84航次(南海)、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46航次(东海-日本海)、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8航次(南海)、国际海洋全球变化计划(IMAGES)西菲律宾海航次和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CSDP)(黄海)。
通过这些计划所取的西太平洋边缘海长岩芯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在东亚季风长期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晚新生代硅酸盐风化侵蚀-气候变化交互作用、边缘海陆源物质输送历史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认识。具体学术贡献包括:
在构造时间尺度上,重建了东亚季风2千万年以来的演化历史,证实了东亚冬季风长期演化为高原阶段性隆升驱动,提出夏季风长期演化为全球变冷所控制,这是对以前笼统地认为东亚季风长期演化均为高原隆升驱动观点的重要修正和发展;提取了日本海风尘和黑炭记录,揭示了过去一千五百万年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和植被演化历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和新生代全球变冷的联系;黄东海钻探揭示第四纪黄海黄河演化历史,发现中更新世黄渤海大规模海侵起始和沉积物源转换,提出高原隆升-东部沉陷的构造驱动机制;揭示了硅酸盐风化在构造稳定和活跃两种状态下对气候的截然相反的反馈机制,强调了青藏高原隆升在新生代气候变冷中的驱动作用。
在轨道时间尺度上,发现赤道太平洋ENSO变动对第四纪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空间差异演化的重要影响,揭示了低纬驱动的作用,改变了东亚季风仅受高纬驱动的传统认识;国际上首次提出冰期热带陆架风化假说,认为冰期低海平面暴露的热带陆架硅酸盐风化增强是重要碳汇,为冰期CO2之谜提供了另一新机制。
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基于边缘海沉积记录创新性开展了识别和评估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叠加影响下的全新世地表过程演变,分别重建了红河和长江近7千年以来的高分辨率风化和火的历史,发现人类活动在2‒3千年前已超过气候变化对大河流域风化-侵蚀和火-植被的影响。
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61篇(JCR一区文章40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LOGY、GCA 、EPSL、QSR、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JCR Top5%国际地学高级别期刊发表论文10篇,成果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论文被SCI他引近1500余次。
2017年受邀担任拥有150年历史的国际知名SCI期刊“Geological Magazine”的编委。2018年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7年入选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优秀青年学者”,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2013年入选中科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201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会员,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共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工作经历
-
-
美国“JOIDES Resolution”钻探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8“南海张裂陆缘”南海航次
2017-04至2017-06
-
法国岩石地球化学中心
2016-09至2016-12
-
美国“JOIDES Resolution”钻探船-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46航次(东海-日本海)
2013-07至2013-09
-
-
英国阿伯丁大学
地质系Peter Clift教授课题组, 中科院公派“高级研究学者”, 2011-02至2011-07
-
-
教育经历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海洋地质, 博士, 2001-09至20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