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入成都地质学院三系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学习,1986年7月和1989年12月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分别获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12月起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活动构造研究,1993年至1994年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理系作博士后研究,1996年12月起任活动构造研究员,1994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人选,2000年获中国地震局“地震科考勇士”称号,200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年再次获中国地震局科考勇士称号,2008年被中国科协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的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选; 2018.01-2020.07原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所长; 2020.08至2022.04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目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二级教授。原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主任。目前负责国家自然基金委川藏铁路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专项项目《青藏高原东南部深浅物质结构、构造变形与动力学过程(41941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同构造类型活动断裂三维建模关键技术及应用(2018YFC1504100)》,曾负责2项973项目下属课题,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资助课题、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和地震联合基金项目,多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截止2019年10月发表论文论著420篇(部),其中SCI期刊收录论文15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60篇),EI收录120篇。2009年《Geology》论文“Coseismic reverse- and oblique-slip surface faulting generated by the 2008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被汤姆森-路透社2011年2月出版的《科学观察》评选为地球科学领域的快速突破论文(fast breaking papers),2012年12月出版的Geology刊文《Highly cited Geology papers (2000–2010)—What were they and who wrote them?》,该论文列2009年高引论文第1名。2014年以来连续入选Elsevier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08年《地震地质》论文“汶川Ms8.0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获2009、2010和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优秀学术论文;2014年论文“鲁甸6.5级地震发震断层判定及其构造属性讨论”获2016年“陈宗器地球物理优秀论文奖”;为2014年《科学通报》“最具贡献作者”。曾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5次。取得以下5个方面的学术成绩:①通过对山西裂谷系主控边界断裂运动性质、盆地沉积发育历史等研究,提出山西裂谷系是一条新生代晚期的右旋剪切拉张带,是华北地区块体逆时针转动的结果;②依据大陆历史地震和活动断层古地震研究结果,提出了晚第四纪断裂作用的非线性特征概念;③通过青藏高原大型走滑断裂运动学研究,提出有关青藏高原东向运动的“叠瓦状逆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雏形;④系统论述了昆仑山地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等地表破裂组合样式、分段特征、运动学参数和破裂过程,证实青藏高原中北部确实存在东向逃逸现象,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带具有变形局部化的基本特征,为积极主动地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⑤根据大地震现场考察结果,提出了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和避让活动断层的具体减灾对策。
工作经历
-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2020-07至2022-11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员, 2018-01至2020-07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1983-09至2018-01
教育经历
-
Harvard University
EPS, 高访, 2014-02至2014-08
-
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理系
活动构造学, 博士后研究, 1993-11至1994-12
-
-
成都地质学院
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 工学学士, 1979-09至1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