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出访经历:<br>1978.10~1985.6 先后在原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攻读学士与硕士学位。<br>1993.9~1996.12 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7.7获理学博士学位。<br>1999.3~2001.3 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及纽约州卫生部下属的健康与毒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br>2008.6~2008.8 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及纽约州卫生部下属的健康与毒物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br>工作经历:<br>1985.7~1993.8 在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1987.12月任讲师职称。其中于1990.8~1993.8在原扬州华扬蓄电池有限公司任技术顾问,支持启动用铅酸蓄电池的研发工作。<br>1996.12~1999.3在扬州大学化学系任教,1997.7月任副教授职称。<br>2001.3~现在 先后在扬州大学化学化工系和化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2001.8月任教授职称。2001.9起任化学化工系副系主任,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2002.8起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06.3起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2013.7起担任中共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br>获奖、兼职与荣誉:<br>1990年扬州师范学院优秀教学一等奖。<br>1991年江苏省教委优秀教学二等奖。<br>2003年扬州大学院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br>2003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br>2004年扬州大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br>2006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br>2006.1~2010.12 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br>2009年度江苏省教学名师。<br>2013.4~2017.12教育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br>科研:<br>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电化学、超分子化学、材料化学和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工作包括:<br>(1) 电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是超微电极电化学理论的研究,先后在超微半扁球电极稳态伏安理论、超微圆盘电极及超微球形电极的线性伏安理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绩。<br>(2) 制备了多种超分子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有机电解合成、电化学分析等领域,并在相关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br>(3) 系统合成了环糊精、杯芳烃等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并研究了这些主体化合物在分子识别方面的应用研究,制备了对不同有机小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具有特异吸附能力的超分子吸附剂。<br>(4) 利用超分子组装原理,开展石墨烯组装体的研究,并试图研究锂离子正极材料在石墨烯三维组装体中的自组装,达到制备高性能、长寿命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目的。<br>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下:<br>(1) 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纳米粒子上的自组装及其应用,项目编号:20373060;资助金额20万元,项目执行期:2004.1~2006.12.<br>(2) 以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为桥链的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673094;资助金额8万元,项目执行期:2007.1~2007.12.<br>(3) 带疏水基团的有机配体在超分子粒子识别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773107;资助金额29万元,项目执行期:2008.1~2010.12.<br>(4) 超分子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其在有机物电解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973151;资助金额34万元,项目执行期:2010.1~2012.12.<br>(5) 基于超分子作用的石墨烯三维自组装及其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1273195;资助金额80万元,项目执行期:2013.1~2016.12.
工作经历
-
扬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1985-07至现在
教育经历
-
南京大学
分析化学, 博士, 1993-09至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