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酰胺核糖对母婴隔离后青春期抑郁大鼠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柔昕; 方泽康; 姚思琦; 薛迎迎; 赵叶颖; 叶夷露*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8, 23(09): 1015-1021.

摘要

目的:研究烟酰胺核糖对母婴隔离后青春期抑郁大鼠的作用。方法:母婴隔离大鼠从出生后第2天起每日与母鼠隔离3 h,持续到出生后第21天。出生后第21天,隔离组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生理盐水,n=6)、舍曲林组(40 mg·kg-1·d-1,n=7)和烟酰胺核糖组(400 mg·kg-1·d-1,n=7),非隔离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溶液(n=6),每日一次,持续到出生后第42天。第42天起,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开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冰上断头取脑后,迅速分离海马和前额皮层,采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前额皮层和海马区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结果:母婴隔离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烟酰胺核糖对抑郁大鼠体质量无改善作用;烟酰胺核糖使糖水消耗率增加、不动时间缩短、站立次数增加、分辨率和分辨指数提高;烟酰胺核糖增加前额皮层DA、NE、NAD+含量,增加海马区DA、NAD+含量。结论:烟酰胺核糖通过提高神经递质DA和NAD+含量,改善抑郁样行为,从而为抗抑郁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

  • 单位
    杭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