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桑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桑黄产业发展千岛湖宣言

作者:杨焱; 陈晓华; 戴玉成; 周丽伟; 蔡为明; 郭良栋; 崔宝凯; 李宁; 雷萍; 李长田; 李正鹏; 施维; 陆本坤; 秦绍新; 王荣祥; 李喜范; 宋金俤; 姚生良; 张安强; 蒋宁; 万和炎; 丁法良; 张赫男; 郑仲桂; 张升明; 周洪英; 范宇光; 陈万超; 余鑫辉; 唐世超; 张彦飞; 张钦学; 王琨; 闫景坤; 刘迪; 王晨光; 杨保雨; 陈渭春; 李婷婷; 莫妍; 傅俊生; **平; 宋斌; 刘杰; 王君; 周伟; 耿俊菊; 赵菁; 李青恩
来源:菌物学报, 2022, 1-20.

摘要

桑黄是最早收录于我国中药古籍中的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的总称,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降尿酸等多种功效作用。现代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桑黄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及北半球不同地区,并生长在桑树、杨树、丁香、忍冬、栎树、锦带花、水曲柳、枣树、核桃楸等多种阔叶树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桑黄人工驯化,目前主要用于桑黄产业的种类有桑树桑黄 Sanghuangporous sanghuang,瓦尼桑黄(又称杨树桑黄)Sanghuangporous vaninii、鲍姆桑黄Sanghuangporous baumii和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等,产业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形成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桑黄的历史记载、分类地位的演变、功效研究、产业发展进程及面临的瓶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促进桑黄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并对产业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