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韶关市再次无偿献血者血液现状及对策,为制定无偿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策略提供依据,探讨成功保留固定献血者的方法。方法对韶关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92 549位无偿献血者按照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进行分类,并对他们所献血液的相应血液标本进行传染病四个项目(HBsAg、抗-HCV、抗-HIV和TP)、ALT和核酸检测(NAT)共六个项目的检测,对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及核酸不合格率高于再次献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年间再次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年间再次献血者核酸不合格率逐年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年间再次献血者血液检测单试剂不合格项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再次献血者中以ALT和核酸检测不合格为主。ELISA实验中单试剂反应性是再次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该选择特异性更高的试剂或方法,减少假反应性。制订切实可行的固定献血者回归操作规程,确实为献血者做好服务,防止固定献血者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