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40只ApoE((-/-))小鼠,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AR-1模拟物组、PAR-1抑制剂组,每组10只。比较各组的PAR-1相对表达量、小鼠斑块泡沫细胞占比、斑块脂质核心面积百分比、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MAPKs、NF-κB信号通路蛋白。结果 PAR-1抑制剂组的PAR-1相对表达量低于PAR-1模拟物组、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63、8.49、-8.49,P均<0.05);PAR-1抑制剂组的斑块泡沫细胞占比、斑块脂质核心面积百分比低于PAR-1模拟物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6.21、42.76;20.65、21.72,P均<0.05);PAR-1抑制剂组的ALT、AST、TC、TG低于PAR-1模拟物组、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6.84、5.18、-0.99;11.66、5.24、-1.73;31.30、18.85、-52.98;10.10、2.39、-12.38,P均<0.05);PAR-1抑制剂组的MAPKs、NF-κB蛋白低于PAR-1模拟物组、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89、8.49、-2.86;8.43、4.79、-3.43,P均<0.05)。结论 抑制PAR-1表达,可以使小鼠斑块泡沫细胞占比、斑块脂质核心面积百分比降低,改善小鼠血脂水平,其机制可能与MAPKs/NF-κB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