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构建旅游内循环成为旅游产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利用2019年31个省(区、市)的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基于旅游流循环强度、流量规模匹配度、流向偏好匹配度3个指标,探究我国国内旅游流循环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各省(区、市)间均存在旅游流双向输出,旅游流循环在不同分析指标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异质性;基于自然断点法、K-均值聚类将旅游流循环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L-L型旅游流循环个数远多于H-H型,表明国内旅游流循环类型结构不合理;基于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回归分析发现,旅游流循环的影响因素及其边际效应不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优化国内旅游流循环空间分布格局、提升旅游流循环质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