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人群中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 EMT)对激素替代治疗-冻融胚胎移植(hormone replacement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HRT-FET)临床结局的影响, 并分析达到理想临床妊娠率时对应的最佳EMT和EMT区间。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激素替代周期HRT-FET准备子宫内膜的10 239个周期, 根据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BMI=18.5~24.9 kg/㎡)、超重组(BMI=25.0~29.9 kg/m2)和肥胖组(BMI≥30.0 kg/m2), 每组再根据EMT分为4个亚组:EMT<8.0 mm、8.0 mm≤EMT<10.0 mm、10.0 mm≤EMT<12.0 mm、EMT≥12.0 mm, 分别比较各组BMI患者各亚组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指标, 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探讨不同BMI患者转化日EMT对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达到理想临床妊娠率时对应的EMT及EMT区间。结果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调整混杂因素后, 低体质量组各亚组间随着EMT的增加, 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各亚组间, 随着EMT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增加明显(正常体质量组各亚组均P<0.001, 超重组各亚组P=0.123、P=0.009、P=0.016;均P<0.001);肥胖组各亚组间随EMT增加, 临床妊娠率增加不明显(P=0.449, P=0.279), 当EMT≥12.0 mm时, 增加明显(P=0.021), 活产率增加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P=0.005, P<0.001)。②曲线拟合结果显示, 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影响均呈曲线关系, 即随EMT增加, 临床妊娠率先明显上升, 后增速变缓并高水平维持, 再有下降趋势;低体质量组及肥胖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影响呈直线关系。③根据曲线拟合, 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进行阈值效应分析, 正常体质量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影响的内膜拐点为10.0 mm, EMT低于10.0 mm时, 其每增加1.0 mm, 临床妊娠率提高20%(OR=1.20, 95%CI=1.13~1.26), 活产率提高19%(OR=1.19, 95%CI=1.13~1.26);超重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拐点也为10.0 mm, 低于10.0 mm时, 其每增加1.0 mm, 临床妊娠率提高24%(OR=1.24, 95%CI=1.13~1.26), 活产率提高26%(OR=1.26, 95%CI=1.14~1.40)。EMT超过拐点时, 随EMT增加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增幅不明显。结论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EMT分别在10.0~13.5/10.0~12.7 mm、10.0~14.0/10.0~12.5 mm区间时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最佳, 子宫内膜过薄或者过厚均影响临床妊娠结局。低体质量组及肥胖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影响呈直线关系, 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