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左旋四氢巴马汀(levo-tetrahydropalmatine, L-THP)和地西泮在干预条件性恐惧模型大鼠中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成年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西泮组和左旋四氢巴马汀组(L-THP组)(每组8只)。运用足底电击法复制条件性恐惧大鼠模型, 造模4 d后, 地西泮组和L-THP组分别给予地西泮(3.6 mg/kg)和L-THP(25 mg/kg)灌胃, 1次/d, 连续10 d, 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运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测定大鼠的焦虑行为, 运用睡眠能量监测系统检测睡眠和能量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23.0及Graphpad Prism 7.0进行数据分析,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用LSD检验。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 与模型组比较, 地西泮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11.27±8.78)%, (30.11±14.59)%;P<0.05]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1.94±1.48)%, (17.53±8.21)%;P<0.05]均显著高。与模型组比较, L-THP组大鼠开放臂停留时间、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较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 与模型组比较, 地西泮组大鼠进入中央格时间[(2.99±1.83)s, (6.94±3.52)s;P<0.05]和进入周边场时间[(297.01±1.83)s, (293.30±3.52)s;P<0.05]均高;与模型组比较, L-THP组大鼠各指标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主活动实验结果显示, 模型组大鼠夜晚自主活动次数比空白组少[(758.79±375.37)次/h, (1 101.93±525.96)次/h;P<0.05]。与模型组比较, L-THP组大鼠白天自主活动次数[(502.40±228.54)次/h, (820.57±364.60)次/h;P<0.05]少、夜晚自主活动次数[(1 146.85±309.69)次/h, (758.79±375.37)次/h;P<0.05]多, 而全天自主活动次数未见显著性改变。各组大鼠能量代谢的相关指标与睡眠时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大鼠白天睡眠时间与热量消耗值(heat值)呈负相关(r=-0.335, P<0.05), 夜晚睡眠时间与白天heat值呈正相关(r=0.352, P<0.05)。结论左旋四氢巴马汀在本研究所用的浓度范围内未见显著的抗焦虑作用, 但其镇静及改善睡眠活动节律作用优于地西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