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基于双金属的配位聚合物[In(OH)Cu(TBA)2(C2H6OH)]·NMF(1)和[In0.5Cd0.5(TBA)(CH3OH)][NO3]0.5·2NMF(2)(H2TBA=四氮唑羧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1中,无限的In(OH)In链和四配位金属铜离子通过线性配体连接拓展为三维中性骨架结构.与配合物1相比,配合物2中的金属铟和镉具有相同的配位模式,形成了无限的In(OH)In[或Cd(OH)Cd]链次级结构单元,通过配体桥连为三维阳离子骨架结构.应用TOPOS 4.0软件对2个配合物进行拓扑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4,4,8)连接的网络结构,而配合物2为(4,8)连接的网络结构.利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2进行了离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其荧光强度随着金属离子的不同而变化.值得指出的是,金属离子Li+使配合物2的荧光强度增强最多,比配合物2的荧光强度提高约3.5倍,而Fe3+却使配合物2的荧光强度几乎发生猝灭.因此,配合物2在金属离子Li+和Fe3+的识别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