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模型探索乌梅丸中酸、苦、甘、辛4类药物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乌梅丸按药味分成酸、苦、甘和辛4个单因素,使用L8(27)正交表设计实验分组,采用TNBS法制备大鼠UC模型,观察给药后大鼠的结肠质量长度比、结肠组织中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和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质量长度比显著增大,IL-1β和COX-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酸、辛和甘味药物对大鼠结肠质量长度比具有显著影响(酸>辛>甘),全方组、酸+甘组和甘+辛组可显著降低UC大鼠结肠质量长度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苦味药物对IL-1β含量具有显著负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酸和甘味药物对COX-2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酸>甘),酸+甘药物组合对UC大鼠结肠组织的COX-2含量有显著改善作用(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梅丸及其各拆方组对TNBS诱导的大鼠UC模型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在乌梅丸对于UC的应用治疗中,酸、甘和辛味药物配伍起主导作用,苦味药物也具有重要配伍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