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普通儿科病房中需中长期输液患儿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普通儿科病房开展PICC置管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和消化科病房住院的符合PICC适应证且监护人同意PICC置管的连续病例,对置管原因、并发症、导管结局及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60例PICC置管患儿(其中1例为禁忌证置管)进入本文分析,男38例,女22例,年龄1月4 d至14岁。置管原因包括输注胃肠外营养(PN)45例(75.0%),静脉输液>6 d 9例(15.0%),可预计的外周静脉通道无可选择的风险6例(10.0%)。导管实际留置时间(17.2±10.7)d,总留置时间为1 033导管日。2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23例次(22.3例次/1 000导管日)。其中,导管异位7例次,导管堵塞6例次,静脉炎3例次,导管破/断裂3例次,误伤动脉2例次,静脉痉挛1例次,静脉回流受阻1例次。经原位治疗后18例次导管继续使用,5例次拔管。导管结局:计划拔管42例(70.0%),非计划拔管5例(8.3%),包括导管破/断裂、导管堵塞无法再通各2例,无法纠正的静脉回流受阻1例,带管转科/出院13例(21.7%)。平均穿刺时间(68.2±43.5)min,PICC置管费用/住院总费用为7%。结论普通儿科病房中长期输液患儿行PICC置管必要且可行,使用中需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