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业和机动车NH3排放分别是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重要NH3排放源,开展两者环境影响的对比研究,对于减排策略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缺少农业和机动车NH3排放差异化影响的研究。为此,基于排放因子法建立了1 km分辨率的农田施肥、畜禽养殖和机动车NH3排放清单,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利用WRF-CAMx-PSAT模型,结合Brute-Force法对2017年1月和6月的农业源、机动车源减排情景进行模拟,探究不同NH3排放源对大气PM2.5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京津冀农田施肥、畜禽养殖、机动车NH3排放分别为31.0万、44.7万和0.8万t。从减排效果看,当对农业NH3和机动车NH3分别进行梯度减排(10%、30%、50%、70%、100%)时,NH+4呈现出近线性变化,SO42-、NO-3呈现出非线性下降趋势。受排放量影响,农业NH3减排情景下NH+4、SO42-、NO-3的平均浓度变化率(-16.3%、-4.3%和-37.3%)显著高于机动车NH3减排情景(-1.7%、-0.2%和-4.3%)。但从减排效率看,则呈现相反现象。为分析减排效率,提出并定义了NH3减排空气质量改善效率指数,即单位(104 t)NH3减排下PM2.5浓度变化值。对比发现,机动车NH3减排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率明显高于农业NH3减排,1月和6月分别相差1.0~3.2倍和1.2~2.3倍。研究结果可为大气污染的优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