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垂体瘤术后患者垂体功能变化以及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66例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均于术前、术后3 d、1个月、1年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ES)和泌乳素(PRL),统计术后左甲状腺素钠片、氢化可的松使用剂量。结果术后3 d患者血清FT4、FSH、E2、LH、PRL、TES、TSH和FT3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患者血清ACTH、COR、GH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患者血清FT4、ACTH、COR、FSH、E2、GH、LH、PRL、TES水平、TSH和F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甲状腺素钠片用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术后1个月用量最大,氢化可的松用量一直降低,其中术后7 d时,氢化可的松剂量最高。结论经垂体瘤术治疗后,患者机体垂体功能整体呈减退状态。激素水平最低时是在术后3 d内,1个月,机体垂体功能逐渐恢复;机体激素水平呈高水平、稳定状态,是在术后3个月~1年。接受垂体瘤术治疗,会明显影响机体垂体功能,致使其出现减退、激素分泌减少现象,因此需在术后3个月内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确保垂体功能恢复并稳定激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