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人抑郁障碍1年转归随访

作者:孙喜蓉; 瞿正万; 江琦; 张洁; 秦虹云; 傅伟忠; 袁杰; 裴瑜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06): 833-836.
DOI:10.13342/j.cnki.cjhp.2015.06.010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老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自然转归及其易感危险因素,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2010年第一次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43个村(居)委会在册常住3311例老人,2011年第二次抽样方法是从第一次入组老人中随机抽取3个街道,又从这3个中抽取13个居委,共1585例,实际入组1428例。应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一Ⅳ)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诊断工具进行调查。结果:入组1428人中,第一次(2010年)抑郁障碍患病率12.89%(184例);第二次(2011年)抑郁障碍患病率13.03%(186例),明显高于第一次(χ2=975.16,P<0.001),其中1年后仍正常1224例(85.7%),好转和改善48例(3.4%),疾病无变化96例(6.7%),1年后患病20例(1.4%),疾病加重40例(2.8%)。抑郁障碍1年转归情况在性别和生活能力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抑郁障碍阳性与性别易感危险因素相关(P<0.05)。结论:社区老人抑郁障碍患病有逐年增高趋势,1年自然转归无明显缓解,女性是社区老人抑郁障碍高危人群,应重点干预。

  • 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