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7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孙红敏; 马涛; 丰罗菊; 张钟; 许阳婷; 乔梦凯; 汪君君; 张敏*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16): 3037-3041.

摘要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8-2017年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手足口病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病例和病原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8-2017年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57 6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6.61/10万(94.06/10万~305.02/10万),累计报告死亡病例2例。2008-2013年报告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t=3.481,P=0.025), 2014年开始,发病率呈现隔年高发的周期性。2008-2017年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 307例,重症率为1.46%。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双峰模式,全年发病有2个高峰:4-7月(春夏高峰)和11-12月(秋冬高峰),男性发病率为258.78/10万,女性发病率为187.44/10万。实验室检测病例共计8 373例,病原学分型结果显示,普通病例病原构成中其他肠道病毒占比37.17%,Cox A16占比33.04%,EV71%占比29.78%。重症病例则以EV71病原为主,其次是其他肠道病毒,占比19.46%,Cox A16占比3.97%。结论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人群分布和病原构成特点,针对重点人群做好疾病防控将有利于手足口病的整体控制。

  • 单位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