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辩论国人“公德”之提升

作者:简成熙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1(05): 114-121.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8.05.015

摘要

多位学者指出国人重视公德不若私德,文章首先从日常用语角度,界定"公德"在文中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碍他人,消极性约束自己的不作为、不伤害他人之行为,而非积极性有利于公众之行为。近年来西方世界社群主义已挑战自由主义之诸多预设与主张。笔者分别从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在三个层面——公私领域、个人与团体关系、特殊与普遍性法则之辩,及各自可能产生之文化制裁现象,企图论证国人公德不彰现象,在华人世界文化生态中,宜在自由主义,而非社群主义之架构下反思,较有可能改善。文末也提出一些公德教学,如尊重陌生人等的具体建议及未来进一步之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