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wert Ⅰ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亓磊; 田辉; 岳韦名; 李林; 李树海; 高存; 司立博; 鲁铭; 程传乐
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6, 15(11): 1075-1080.
DOI: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6.11.008

摘要

目的分析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87例行手术切除治疗SiewertⅠ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下段食管+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胸腔第107、108/110、109、111、112组淋巴结和腹腔第1/2、3、4、5、6、7、10、11组淋巴结。所有淋巴结标本送常规病理学检查。观察指标:(1)肿瘤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2)随访及预后情况。(3)预后因素分析指标: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4)对独立预后因素进行分层分析。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门诊复查血生化指标、超声、钡餐、CT,必要时行胃镜检查。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肿瘤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87例SiewertⅠ型AEG患者中,15例无淋巴结转移,72例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82.8%(72/87)。清扫的胸腔淋巴结中第107、108/110、109、111、1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9%(6/87)、27.6%(24/87)、0、4.6%(4/87)、0,5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01,P<0.05)。清扫的腹腔淋巴结中第1/2、3、4、5、6、7、10、11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2.9%(46/87)、32.2%(28/87)、10.3%(9/87)、0、0、47.1%(41/87)、0、0,8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096,P<0.05),其中第1/2组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高于第3组(x2=7.618,4.059,P<0.05),第1/2组和第7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5,P>0.05)。(2)随访及预后情况:87例SiewertⅠ型AEG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10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87例SiewertⅠ型AEG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9.0%、34.5%。(3)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SiewertⅠ型AEG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x2=7.565,7.436,9.377,6.16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和TNM分期为Ⅲ期是影响SiewertⅠ型AEG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R=0.448,3.507,95%可信区间:0.2720.738,1.11611.022,P<0.05)。(4)分层分析:7例高分化SiewertⅠ型AE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71.4%;37例中分化AE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6.5%、37.8%;43例低分化AE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1.2%、25.6%,3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5,P<0.05)。27例TNMⅠ~Ⅱ期SiewertⅠ型AE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5.2%、59.3%;60例TNMⅢ期SiewertⅠ型AE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0.0%、23.3%;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77,P<0.05)。结论SiewertⅠ型AEG患者术中胸部重点清扫第107、108、110组淋巴结,腹部重点清扫第1、2、3、7组淋巴结。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和TNM分期为Ⅲ期是影响SiewertⅠ型AEG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