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靶向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桂铭; 朱耀; 顾伟杰; 王弘恺; 万方宁; 张海梁; 施国海; 秦晓健; 马春光; 叶定伟*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 36(03): 179-182.
D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5.03.006

摘要

目的探讨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on–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nccRCC)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4年5月373例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组317例, 男233例, 女84例。中位年龄59岁。Fuhrman分级:Ⅰ级6例、Ⅱ级58例、Ⅲ级102例、Ⅳ级82例、未分级69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0分260例、1分50例、2分7例。既往行细胞因子治疗86例, 未行231例。nccRCC组56例, 男45例, 女11例。中位年龄51岁。其中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29例, 其他病理类型27例。Fuhrman分级: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8例、Ⅳ级8例、未分级33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0分52例、1分4例。既往行细胞因子治疗17例, 未行39例。靶向药物采用索拉非尼(400 mg, 2次/d, 连续服药)或舒尼替尼(50 mg/d, 连续服药4周, 停药2周方案)。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73例均接受≥1个周期的靶向药物治疗。随访2.7~79.9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34.3个月。ccRCC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6.6个月, nccRCC组为18.5个月。ccRCC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2%、47.9%、24.6%, nccRCC组1年生存率为60.7%, 仅1例总生存时间>2年,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cRCC组中29例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1个月, 1年生存率为51.7%, 总体预后明显低于ccRCC患者。两组的常见不良反应均为乏力、手足综合征、腹泻、恶心、皮疹、高血压等,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性nccRCC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预后差于ccRCC患者。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