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节能环保的煤泥浮选过程有利于实现煤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捕收剂和煤粒形状对浮选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选用煤油、乳化煤油和生物柴油对制备的4种形状煤粒(尖状煤粒、棱状煤粒、面状煤粒和类球形煤粒,其中尖状煤粒和棱状煤粒又根据尖锐度分为5种角度)表面进行改性,用于改性的捕收剂溶液又分为0.05 mmol/L、0.1 mmol/L和0.15 mmol/L三个浓度水平,利用搭建的颗粒—气泡相互作用行为测试系统测量了上述各种条件下改性后4种不同形状煤粒与气泡作用的液膜排水时间和最大吸引力,结果表明,捕收剂浓度相同时,三种油类捕收剂改性面状煤粒与气泡作用的液膜排水时间规律为生物柴油<乳化煤油<煤油<去离子水,最大吸引力规律为生物柴油>乳化煤油>煤油>去离子水,从微观角度印证了生物柴油替代传统煤油捕收剂的发展潜力。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煤油浓度改性后的不同形状煤粒与气泡作用时间和作用力,例如0.1 mmol/L浓度煤油改性的150°尖状煤粒和0.05 mmol/L浓度煤油改性的120°棱状煤粒与气泡作用的最大吸引力相近,结合已有的浮选速率常数与附着力之间的线性关系,从微观角度说明了通过改变煤粒形状来减少捕收剂用量的可行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