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受到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而被强烈改造,现今岩石圈是古老岩石圈被强烈减薄和置换后的结果,但这一由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提出的地球动力学模型一直缺乏可靠的地震学观测证据的支持.本文利用布设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的两条宽频地震剖面的远震波形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P-RF)和S波接收函数(S-RF),从单台P-RF中识别出了在岩石圈底界LAB(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的转换震相Pls,分析结果得到LAB深度为6070 km,P波(Pls震相)和S波(Slp震相)接收函数的波形拟合反演和对比结果及对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成像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P波和S波接收函数偏移图像显示,LAB界面在6070 km的深度上沿北东向剖面平缓展布,在闽江河口处的上地幔顶部岩石圈结构有明显变化,P-RF的一次转换波Ps和多次波Pp Ps偏移图像显示了Moho界面跨过闽江断裂的突然下沉,前人的深地震测深研究亦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闽江河口处地壳泊松比和地壳热流呈现局部异常高值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推断闽江断裂深切壳、幔边界,并有可能影响到了更深部的岩石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