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微生态状况与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转归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金印; 刘巍; 李秋萍; 钟嘉玲; 刘正娴; 温庆辉; 赵伟华; 罗衬银*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21): 1-4.
DOI:10.15912/j.cnki.gocm.2022.21.012

摘要

目的 研究阴道微生态状况与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转归的相关性,为预防HPV的感染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HPV筛查的育龄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高危型HPV感染状态的差异分成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组200例、一过性感染组10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100例,检测其阴道微生态状况并进行对比。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此外,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持续感染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干预,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干预,比较两组微生态状况及HPV转阴率。结果 持续感染组无避孕措施人数占比高于一过性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 <0.05),3组年龄、BMI、首次性生活年龄、性生活频率、人工流产以及文化程度对比均不明显(均P> 0.05)。持续感染组阴道微生态异常、菌群密集度异常、菌群多样性异常、阴道分泌物pH> 4.5、过氧化氢酶异常、唾液酸苷酶异常以及白细胞脂酶异常发生率均高于一过性感染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均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阴道微生态异常、菌群密集度异常、菌群多样性异常、阴道分泌物pH> 4.5以及无避孕措施均是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均OR> 1,P <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转阴率及阴道微生态正常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状况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及转归均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改善阴道微生态状况,从而实现对持续性高危型HPV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