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心理学分析的基础上还原了怨如何进入诗学的过程。日常怨情因自我受伤感、外向责咎性、无能感、隐忍而未发的敌意及价值自设等特性而毒害心灵。孔子"诗可以怨"命题道德化改造了具有负面意义的日常怨情,使其在政事领域合法化。依经立义的意义生成方式、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抒写事实以及孔安国的留白注释等为怨的诗学审美转化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