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陶鼓也叫蜂鼓、腰鼓、横鼓,在流传于岭南地区、广西很多地区如武鸣、邕宁、贵港、上林、宾阳、来宾、百色等地都有流传。武鸣地区称之为岳鼓,传统的岳鼓通身裹以土绿或者土红的釉色,中间细两头大,一头是椭圆一头是喇叭状,两面蒙皮后敲击,声音铿锵有力;然而作为一种乐器,它就有自身的局限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岳鼓的发展以及相关观点来探讨关于岳鼓音色的改变。陶鼓是鼓文化的发展源头,根据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但是作为考古发现,鼓腔本身的形状和作为生活用品的其他陶器没有太大区别,而作为陶鼓上面的蒙皮也无法考究,因而难以断定。在宋代的史籍中,有关于陶制土鼓的介绍,如《桂海虞衡志》记载:"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作窑烧之,油画红花文以为饰。"[1]陶鼓也叫蜂鼓、岳鼓、腰鼓,流传使用于岭南地区、广西很多地区如武鸣、邕宁、贵港、上林、宾阳、来宾、百色等地都有流传。陶鼓的制作使用历史悠久,如同其他鼓器一样,陶鼓的功能最初乃至现在一直离不开仪式、宗教的内涵;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始终离不开这些代代相传的器物以及他们特有的方式。陶鼓在武鸣壮族地区称为岳鼓,作为壮族师公仪式的师公舞师公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至今在罗圩、天马、城厢、甘圩等地还在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