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津京冀不同育种单位新育成的12个水稻品系及津原45(ck)为试验材料,在天津宝坻、津南、宁河,北京顺义、山东垦利、河北抚宁和唐海7个试点分别种植。比较了供试材料间的产量差异,并运用变异系数、回归系数、高稳系数、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模型(GGE)分析了不同水稻材料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方法间存在一定差异,运用多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品系的稳产性。综合考虑产量表现及稳定性,T-307、L-4-2、10 J-14和10 J-23在津京冀有较好的推广潜力,其中L-4-2稳产性最好,在各试点具有普遍适应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