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

作者:苏虹月; 刘雪玲*; 马振; 李荣; 连溯; 王金花; 赵华群
来源:广东医学, 2020, 41(24): 2495-2501.
DOI:10.13820/j.cnki.gdyx.20202056

摘要

目的应用四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4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左室形态结构正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55%的T2DM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4D-STI检测两组的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SL)、左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SC)、左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SA)、左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SR)、左室整体扭转角度(GTA)及各分节段牛眼图。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以及糖尿病组的整体应变值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的GPSL、GPSC、GPSA、GP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方向的应变中,大部分节段糖尿病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以下节段外:纵向应变中的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圆周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侧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心尖部,面积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心尖部,径向应变中的侧壁基底段、心尖部。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GPSL的绝对值(R=-0.79)、GPSA的绝对值(R=-0.45)、GPSR(R=-0.50)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左室心肌损伤在糖尿病早期即已出现,心肌损伤的程度与血糖控制的情况有关,4D-STI可方便、快捷且客观、准确地评价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