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指人们在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完成一定目标所规定的具体任务而采取的行动、措施、举措的实际效果,其在宏观角度包含目标层面、过程层面和结果层面,在微观角度则可通过悦纳度、参与度、满意度和获得感进行衡量。实效性是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与时俱进的重要特征。基于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中,受教育者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核心要素,“内容为王”是根本遵循,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关键环节,受教育者对思政课的悦纳度和参与度是基本保障,以上四者共同构成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生成逻辑。为了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坚持“内容至上”的基本原则,以受教育者为中心,鼓励受教育者主动学思践悟,从而构建起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