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DRG/DIP支付改革已成为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其政策效果,对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2013—2019年抽样数据库,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重点考察DRG/DIP支付改革的控费效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背后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DRG和DIP均显著降低了参保患者单次住院费用,但对其因同种疾病住院的年总费用没有影响。究其原因,缩短住院天数、分解住院已成为医疗机构规避单次支付价格限制的主要手段。上述控费效果在不同参保类型患者、不同等级医院具有显著差异。就DRG支付改革来说,职工医保患者是主要受益者,三级医院是降费的主要承担者。本研究的结论支持DRG/DIP支付改革预期,但也为医保支付改革提出了风险防范方向。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