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北宋贬谪诗人苏轼和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张岱在追和陶诗的道路上都做了积极的尝试。二人和陶都带有仰慕渊明其人其诗的动机,但在外在环境与心灵世界的影响下,苏轼极力刻画心中的美好世界,又在文化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以期消解仕与不仕的矛盾,而张岱则先是将和陶作为娱情娱性的手段,后又在生死是非之中寻求内心的归属。从二人和陶思想背后,可以看出苏轼心灵趋于自由的审美意趣,相反张岱逐渐走向的是生命无法自释的境界。二人的和陶诗由此打上了心路历程的烙印,也折射出各自的人生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