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中国武术历史的传统表述中,以技击为主体的叙事范式基本上代表了武术历史表述的主流,这一叙事范式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武术的历史,但对武术的历史表述不够完整全面甚至于造成很多的误读也是其不足所在。宋代武术套路的出现是武术艺术化的典型性事件,“勾栏瓦肆”当中武术的表演既反映了武术的社会化的广泛程度,也对武术的历史转向具有指标性的意义和价值。现今武术套路在武术竞赛中的主流地位应该说是从宋以后套路发展的历史传承。明代戚继光提出:“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尔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戚继光对武术技击的论述从侧面佐证了明代武术发展进程中武术套路的盛行,由此才有了当时人对武术“满篇花草”的基本认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