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日本学术史中的共同体概念是从西方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中引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尤其长期影响了日本学界的"共同体论"。在战前,共同体概念被用于分析亚洲社会的停滞性,在战争期间则出现了对前近代共同体的肯定,但相反的立场反映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互相纠缠的侧面。战后初期的主流观点将共同体视为现代市民社会的对立面,但从50年代中期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和文学领域都出现了对共同体的再评价,这些思考逐渐超越了旧有的亚细亚共同体论的框架。在当代日本,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危机,如何发现和建构社会的"共同性"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