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港口未来:重新审视河口景观沉积物

作者:特蕾萨·鲁斯维克; 肖恩·伯克霍尔德*; 布莱恩·戴维斯; 马修·莫菲特
来源: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2021, 9(03): 98-111.

摘要

在整个五大湖地区,港口城市往往位于河口区域。河口曾经将河流沉积物分拣、塑形,并运输到湖中,如今被用作工业航道,需要定期进行机械疏浚维护工作。以往的沉积物管理实践要么将近岸的河流沉积物封存在封闭式处理设施(CDF)中,要么释放于更深的开放水域。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从近岸系统中清除沉积物,使得其无法在岸线保护、栖息地营造、波能削减和填沙护滩等方面发挥潜在用途。综合上述两种封闭式(如封存于CDF)和低成本开放式(释放于开放水域)的处理方式,新型河口湿地得出了处理和运用沉积物的策略。本文描述了由五大湖保护基金支持的"健康的港口未来"项目所进行的一项尝试。通过协作设计和研究,本项目使用了系列工具集来生成、推测、建模、可视化和测试多个不同社会、生态和水文条件下的湿地形态。该项目可以被形象地称作"月牙",它提出了一种半圆形、部分开放的单元式湿地设计,以应对河口环境的复杂性。在整个设计-研究过程中,项目试图接纳不确定性、评估风险并探索相应结果,以重新定义公众对湿地营造和修复的期望,并重新构想五大湖沿岸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