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STEM教育中的教学活动与我国学前教育中"以自然为学习对象"的教学活动具有家族相似关系。本研究以工程思维和理论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果发现二者有着相同的儿童发展观与知识观,均以"人化自然"为情境创设对象,通过归纳法选择内容,注重具身认知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二者在整合模式、情境真实度、活动形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学前教育中"以自然为学习对象"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科学知识与幼儿经验和兴趣的契合,采用"广域课程"与"相关课程"互补的办法,自觉整合技术、工程等内容;应更强调自然对象的客观属性与其社会生活意义的结合,运用陌生化手法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应更多运用具身认知方式,关注幼儿认知发展的动态过程与个体差异,同时注意隐喻等离身认知方式的积极作用及其合理运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