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肿瘤学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ISR(观察组)42例,开腹ISR(对照组)36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学疗效、肛门功能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1.208,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检出数目、肿瘤大小、肿瘤下缘距远端切缘长度、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Wexner评分、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控粪能力降低、Kirwan肛门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520,P<0.05)。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结论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在肿瘤学疗效、术后生存率及对肛门功能影响方面的效果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更小,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具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