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从教育资源的“消费者”转向“创造者”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趋势。让学生参与创造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研究以S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生双语课程为案例,遵循“设计研究”方法论,系统探讨了“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的理念在该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实践。分别有26名和21名学生参与了2014年秋季和2015年秋季两轮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与完善过程。研究全面收集了来自备课、在线讨论、课堂实况、问卷调查以及学生作业等方面的数据,对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不同渠道的特点及效果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施应该首先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科、学习环境、课程专家、政策规范、机构支持等内、外部限定因素,确定合适的实施层次与范围;其次,进一步结合具体教育环境特征,设计匹配的且多样化的学生参与渠道;再根据具体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选用恰当的参与渠道;在理念实施过程中,也需对实施效果和效率进行持续监控,及时调整渠道支架和参与规范的设计,逐渐构建共同创造型学习环境,并最终促进学习者学习质量的提升。本研究所提出的“学生作为课程共同创造者”理念的实施路径模型能够为这一理念的推广提供可行的实践指导。
-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