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社会保护的分析框架,对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护状况进行了模糊评价,首次提出社会保护不平等的命题,将农民工、外来市民和本地市民的社会保护不平等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市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的城市社会保护水平呈现梯度递减。文章使用几何法、协方差和分层加权三种方法测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护基尼系数在0.323~0.355之间。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社会保护不平等问题最为严重,其次是外来市民,本地市民的社会保护水平则相对平等。在农民工群体内部,不同行业和不同年龄之间的社会保护状况差异明显,特别是在市民化意愿高的农民工内部,社会保护不平等问题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