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世纪30年代标签理论诞生以来,标签一词便逐渐笼罩上负功能的、消极的、社会惩罚性的阴霾。"差生"即传统意义上成绩不佳的学生。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补习机构中"差生"的自我排斥出发,客观分析了产生自我排斥的条件和原因,认为应帮助"差生"走出被标签限制的处境,提出了"重构叙事—赋权增能—建构自我"的积极建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