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流产患者阴道菌群状况研究

作者:石素雅; 白会会; 杜梦瑶; 程冬梅; 范琳媛; 陈素文*; 刘朝晖*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26): 4-10.
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3.26.01

摘要

目的 分析稽留流产患者阴道菌群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患者,将稽留流产患者30例纳入试验组,正常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并将稽留流产患者进一步根据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查结果分为染色体正常组16例、染色体异常组6例、染色体不详组8例,填写调查问卷,行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测,并将四组基线资料、阴道微生态指标进行单因素比较,同时采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四组患者阴道菌群的差异。结果 四组基线资料与微生态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四组既往是否有盆腔炎病史、菌群多样性、优势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染色体异常组既往盆腔炎病史比例、初次性生活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而既往流产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OTU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稽留流产各组,对照组OTU数目更多,菌群更丰富;物种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染色体正常组存在不同乳杆菌菌株比例失调(惰性乳杆菌增加,未分类乳杆菌减少)及除乳杆菌以外的其他细菌(加德纳菌、普雷沃菌、埃希氏-志贺菌等)相对丰度增加,而染色体异常组在乳杆菌丰度及菌株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四组菌群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染色体正常组菌群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染色体异常组与对照组菌群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及线性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四组阴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稽留流产患者存在阴道菌群失衡,可能与阴道菌群中存在乳杆菌相对丰度降低和/或不同乳杆菌菌株比例失衡及除乳杆菌以外的其他细菌(加德纳菌、普雷沃菌、埃希氏-志贺菌等)相对丰度增加有关,但其直接病因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