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不同时机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盆底肌的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诊治的80名自然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给予早期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中期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盆底肌指标、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DS(35.32±5.92)分、SAS(34.26±5.87)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7、7.182,P<0.05);两组盆底肌指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压力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且研究组躯体疼痛(85.26±7.28)分、社会功能(84.36±7.28)分、精力(85.16±7.23)分及生理机能(86.15±7.25)分等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9、6.705、7.297、8.322,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采用早期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相比中期康复干预,更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利于生活质量提高,且均能改善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