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饵料对草鱼血清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及细菌菌群的影响

作者:靳雅琦; 郁二蒙*; 张凯; 李志斐;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孙金辉; 魏东; 龚望宝; 田晶晶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09): 1652-1663.

摘要

不同饵料会影响草鱼的代谢,改变肠道组织结构和肠道菌群组成,进而影响其肌肉品质和免疫力,由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投喂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粉饲料、蚕豆(Vicia faba)、人工配合饲料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代谢和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检测与草鱼代谢相关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观察肠道组织学差异,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的丰度,并探索可能的代谢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发现,摄食皇竹草粉饲料的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强,免疫力较强,肠道结构完整,拟杆菌(Bacteroides)等益生菌丰度最高,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的丰度最高;投喂蚕豆会使草鱼胰蛋白酶活力升高,肠道受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等条件致病菌增多,其传染性疾病通路的丰度最高;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组的草鱼生长速度最快,增重率为74.52%,肠道组织结构较为完整,碱性磷酸酶活力最高,多糖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的丰度最高。结果表明,投喂皇竹草粉饲料有益于维持草鱼肠道组织结构完整、调节肠道菌群、提升其免疫力,投喂蚕豆单一饵料会引起草鱼肠道炎症、降低免疫能力,而人工配合饲料尽管营养价值最高,但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肠道损失和免疫力下降。本研究对草鱼饵料的选择与搭配、新型饲料的研发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