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自体脂肪移植术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患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有关脂肪移植术后NTM感染的文献报道, 依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收集文献中每例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式、发病潜伏期、确诊时间、NTM种类、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时间、随访时间等。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研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 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72例患者), 男1例, 女71例, 年龄(36.7±11.7)岁(范围21~67岁)。随访时间为12(6, 36)个月(范围2个月~9年)。脂肪移植术后NTM感染部位:面部47例(65.3%), 乳房15例(20.8%), 腹部7例(9.7%), 臀部6例(8.3%), 四肢2例(2.8%)。其中, 注射部位感染而吸脂部位未感染65例(90.3%), 吸脂部位感染而注射部位未感染2例(2.8%), 吸脂和注射部位均感染5例(6.9%)。NTM感染种类:脓肿分枝杆菌53例(73.6%), 龟分枝杆菌10例(13.9%), 偶发分枝杆菌7例(9.7%), 设计分枝杆菌1例(1.4%), 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1例(1.4%)。发病潜伏期为25(10, 30)d (范围4 d~6个月)。确诊时间为120(68, 195)d(范围30 d~2年)。69例(95.8%)患者行清创、引流、负压吸引等治疗, 平均行3次以上清创术;所有患者均使用2种及以上抗生素治疗, 克拉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是最常用的抗生素。治疗时间为12(7, 16)个月(范围2.5~18个月)。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术后NTM感染菌种以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最多见, 脂肪注射部位感染率明显高于吸脂部位。自体脂肪移植术后NTM感染诊断困难, 误诊、误治率高。确诊后最常见的治疗策略是早期清创手术并辅以抗生素联合治疗。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NTM感染的认识, 明确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NTM感染。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