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仇道迪; 周东生; 许维澄; 张国明; 冯立; 陈龙; 孙金磊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7, 19(07): 624-629.
DOI: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7.07.012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3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技术将患者分为2组: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计划(3D组)11例,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3.8±4.9)岁;未应用3D打印技术(常规组)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4.8±8.3)岁。初次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均为C型。3D组和常规组患者合并髋臼骨折分别有10、1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盆骨折Majeed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D组和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166.4±24.2)、(222.5±49.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2 063.6±484.3)、(2700.0±597.0)mL,围手术期输血量平均分别为(13.2±3.2)、(17.6±4.5)U,术中透视次数平均分别为(7.4±1.3)、(11.7±3.6)次;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常规组患者术后分别获平均18.4、21.7个月随访。3D组和常规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平均分别为(1.8±0.9)、(3.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D组和常规组Majeed评分平均分别为(85.7±4.2)、(84.9±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患者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骨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常规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一过性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结论 3D打印技术可用于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的术前诊断分型,充分指导手术计划,有助于术中精确复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提高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