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欧阳修、梅尧臣关于戏谑诗的专门理论表达较少,但从49首戏题诗,即题目标明"戏"字的诗,可以看到他们对此的丰富认识。在他们看来,戏题诗在形式上可以较少受拘束,于五七言诗体式之外可以采用杂言句式与破格句法,从而展开诗友间的竞技;在题材上,倾向于选取日常琐事与怪诞内容,并采用夸张、想象的方式;在情感上,往往是自乐与对亲密友人的揶揄,借此显示出彼此间的狎近。这为理解戏谑诗与唱和之作的创作背景提供一些信息,也为理解宋诗中的特殊题材与当时复杂的交际环境提供一种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