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贽被不少学者视为反儒学的"异端",然而其著述思想常蕴含儒家关怀——如《焚书》中的"下下人"教学思想,便对儒学"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概念有一定继承与拓展。传统儒学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却经久未有论及导"下下人"成圣的具体方法;李贽注意到此忽漏,故提出崭新的"下下人"教学思想,主张以直指人欲的浅白"迩言"作为教育凡民的语言,投"下下人"之日用所好,诱其学道为圣。尽管"下学"或未能使每一个弟子都成圣,但其核心价值在于确认"圣凡平等",包涵平等丶博爱的人文精神,促进"人人皆可以为圣"概念之现实化,此具有深刻的当代人文意义。

  • 单位
    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