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浠水县中医院使用猫爪草胶囊的安全性,挖掘患者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ADR)的因素,利用数理统计构建发生不良反应的预测模型。方法:利用浠水县中医院医院网络信息监管系统(HIS),调取2011年01月0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使用猫爪草胶囊的患者,其中使用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收集140例;同期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收集149例。收集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的方法,寻找猫爪草胶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使用效果利用尝试者工作特点曲线(ROC)来进行评估。结果:使用猫爪草胶囊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离休人群、肝肾功能障碍者、年龄≥65岁。预测模型为Logit(P)=1.624+1.453×离休人群+1.364×肝肾功能障碍者+1.385×年龄≥65岁,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灵敏度91.4%,特异度74.3%。结论:使用猫爪草胶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离休人群、肝肾功能障碍者和年龄≥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