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奶嚼口的微生物组成分析

作者:徐伟良; 李春冬; 郭梁*; 郭元晟; 朱建军; 郝苗苗; 钱俊平; 雅梅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0, 39(08): 106-111.

摘要

通过对蒙古族传统奶嚼口进行微生物组成分析,以期为地方标准制定及工业化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采用纯培养方法对奶嚼口样品中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培养计数,并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显示,奶嚼口样品中乳酸菌活菌数为(7.91~8.69) lg(CFU/mL),双歧杆菌活菌数为(4.09~6.64) lg(CFU/mL),大肠杆菌活菌数为(0~5.45) lg (CFU/mL);样品中菌种分属于5个属,其中优势菌株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34.55%)、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25.45%)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6.36%)。研究表明,蒙古族传统奶嚼口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资源,其中的污染指标菌(大肠杆菌)是工业化生产的掣肘所在,而蒙古族传统奶嚼口具有酸性高脂的天然属性,为潜在功能益生菌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菌种资源。

  • 单位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